毛纖維集合體或毛織物在皂洗溶液、酸性溶液或其他類似水溶液中受到反複擠壓揉搓,纖維互相纏繞和氈並,纖維間間隙變小,並漸趨緊密,不能再恢複分散原狀,這一特性稱氈縮性。這一特性用於毛織物濕整理工序中,稱縮絨性。精紡或粗紡毛織物,利用羊毛的縮絨性經過縮絨工序獲得細密絨面,並消除纖維在紡織過程中受到的應力,便會具有豐滿柔軟的手感和較好的彈性。
氈縮機理 羊毛具有定向摩擦效應和彈性。由於毛纖維逆鱗片的摩擦阻力大於順鱗片的摩擦阻力,因此在一組不同方向力的作用下毛纖維總是向根部方向移動,這種現象稱毛纖維的定向摩擦效應。當纖維不能自由移動時,在這些力的作用下就會產生彎曲纏繞氈並。羊毛的毛氈彈性使羊毛在外力除去後,變形能夠充分恢複,這種作用也能促使纏繞氈並加速進行。影響氈縮性的還有羊毛鱗片密度、鱗片形狀、纖維的卷曲和細度等。除了纖維本身的形態結構和性能外,環境也是重要因素。幹態的羊毛雖經擠壓並不氈縮,在中性和微酸性介質中(pH4~7),羊毛氈縮極慢,在等電點 pH4.8附近時,羊毛氈縮性最小。生產中使用適當的化學試劑能加強羊毛的氈縮效果。應用得最多的氈縮劑是純堿和皂液,能使羊毛織物具有較好的手感。皂液是良好的潤滑劑,在皂液中氈縮增強,加工後的織物手感豐滿。羊毛縮絨需在潤濕狀態中受外力作用下進行,但浴比不宜太大,一般以纖維重的 1.5倍為宜。適宜的堿縮絨溫度在45℃左右。溫度提高能促進縮絨,但有造成堿損傷的危險。酸縮絨時溫度可略高。
防氈縮方法 氈縮性能使羊毛產品得到很好的外觀品質,但也會使毛紡織品在使用過程中喪失其部分使用價值。羊毛織物經洗滌後,會因氈縮而變形。為了防止羊毛制品氈縮,須采用防氈縮整理方法。羊毛制品防縮方法有多種,除采用緊密組織的織物以外,可采用樹脂填塞鱗片間隙以包覆鱗片,適度破壞鱗片或使其內表皮變軟,降低羊毛彈性和增加毛纖維分子間橋鍵,提高羊毛纖維的模量等。用樹脂包覆羊毛表面的方法會使織物重量增加,稱為增重法。所用的樹脂有聚酰胺環氧氯丙烷、聚合物G聚氨基甲酸酯亞硫酸氫鹽的乳化液等。單獨進行增重處理對疏松織物防氈縮效果並不理想。在羊毛分子間增加橋鍵和提高羊毛纖維模量能達到防縮效果。所用化學試劑價格昂貴。且處理後大都呈現色彩。較為普遍采用的是降低羊工業用毛氈毛的定向摩擦效應,用破壞胱氨酸橋鍵和適當破壞鱗片以及降低彈性來達到防縮效果。所采用的防縮劑以氧化劑為多。實際生產上應用的有酸性氯化法,次氯酸鹽和高錳酸鉀中性浴一浴法過醋酸次氯酸鹽混合酸性浴法、過一硫酸及高濃度食鹽溶液高錳酸鉀中性浴法。較普遍采用的是二氯異氰脲酸或其鉀鹽。針織毛衫等超級耐洗產品不僅要求防氈縮,而且要求防止尺寸收縮。用濕態氯化處理,即二氯異氰脲酸鉀處理,再用聚酰胺環氧氯丙烷或聚合物 G處理可以達到這樣的要求。
氈縮性的測試方法 有面積測定法和散纖維成球測定法兩種。前者將織物經過氈縮之後的面積同原有面積進行對比,以面積收縮百分比表示氈縮效果。後者是在1克松散的羊毛中加入50毫升氈縮劑,在標准容器內作3度運動的振蕩,使毛纖維形成緊密的小球,小球直徑與毛纖維的氈縮性成反比,以小球直徑大小作為羊毛氈縮性的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