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8日星期三

物流金融中物流企業的作用


作為供應鏈中連接眾多中小企業的樞紐物流公司,物流企業在供應鏈上中小企業的信息采集、分析、處理上具有獨特的優勢,有利於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和風險控制難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信息篩選

中小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所有銀行對於中小企業貸款都存在著篩選成本過大的問題,從而導致銀行的風險識別成本較高,給中小企業貸款的動機不強。而物流企業作為中介則經常要與這些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打交道,哪些企業的經營狀況如何,企業提供的信息是否准確等等通過物流企業對於中小企業主要購貨渠道、貨物數量、生產情況、產品數量、企業的主要銷售對像及銷售情況、支付貨款的方式等監控,可以方便地獲得客戶企業的歷史信息和實時信息。這些都是銀行貸款前分析的重要內容,對銀行的決策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物流企業專業化的行業分析,還會提高銀行的貸前分析的准確性和效率。通過物流企業的這一篩選機制,銀行貸前的篩選成本大大降低了,由此銀行信貸動機就會加強,企業獲得貸款的可能性就隨之提高,並且由於銀行與這類企業的信息結構的改善,銀行的信貸資產質量也會隨之提高。

質押物的評估和管理

中小企業在進行融資時往往需要提供存貨、應收賬款、倉單等進行質押,但由於這些質押物因為流動性大、單位價值低等等原因導致質押物的確認和評估成本較高,管理難度較大,使得一般的金融機構往往望而卻步,從而增大了中小企業融資的難度。而作為供應鏈上中間環節的物流企業則掌握著大量行業的交易信息,如該項貨物每天的到貨數量、庫存數量、銷售數量等等,因而掌握了比銀行更充分更清晰的宏觀及微觀經濟信息,更加容易對不同情況的質押物進行區別管理,提供給銀行等貸款機構質押物價值的歷史資料分析,定期的質押物價值報告等等,幫助銀行和客戶確定質押物的估價、抵押成數、抵押金額、貸款期限和變現等級等內容,緩解融資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降低交易成本。與此同時,物流企業還可利用其網絡優勢和信息優勢,接受銀行委托對質押物進行監管,把質押物的管理與中小企業供應鏈整合起來,降低了銀行貸後管理成本,幫助銀行控制了風險。

信用增級

除了信息篩選和質押物評估與管理外,物流企業還可以通過幫助構築平台,對其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進行信用增級。所謂信用增級就是物流企業作為聯結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的綜合性服務平台,發揮的天然信息優勢,通過資源的整合實現對中小企業信用級別的提升。在我國目前的市場環境下,認為應該主要發展以下幾種模式。

物流小三通企業參與的助貸機構。有實力的物流企業可以發揮自身網絡優勢聯合成立專門服務於中小企業的助貸機構,金融機構根據參與物流企業的規模、經營業績、運營現狀、資產負債比例以及信用程度等情況賦予其一定的信貸額度,而助貸機構則可以利用這些信貸額度向相關企業提供靈活的質押貸款業務,這些助貸機構直接同需要質押貸款的中小企業接觸、溝通和談判,簽訂質押借款合同和倉儲管理服務協議,即向中小企業提供質押融資的同時,為企業寄存的質物提供倉儲管理服務和大陸貨運監管服務,從而將管理貸款和質押物倉儲兩項任務整合操作。這樣,貸款企業與銀行之間省去了銀行的確認、協調和處理等許多環節,在保證金融機構信貸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質押貸款業務運作效率。

直接擔保。由於物流企業可以比較清楚地知道其供應鏈上中小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和還貸能力,因此物流企業可以直接為中小企業申請貸款提供擔保,間接地提高中小企業的信用,扶持中小企業的壯大,自身通過為其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提供更為全面的服務,提升其競爭力,增加收入來源。

成立互保組織。由於大型物流企業連接的是大量的中小企業,單個中小企業盡管資產規模不大,但如果物流企業把其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都組織起來進行聯保或互助擔保,即互保組織內的全部或部分中小企業為其中某一個提供擔保,則可以大大提升組織內中小企業在申請貸款時的信用,由於組織內企業相互之間的信譽壓力、業務往來關系、相互幫助的需要等因素的作用,在貸款時得到組織內其他企業擔保幫助的企業在貸款後違約的概率會大大降低。具體的做法可以靈活多樣,可以是若干企業聯合向物流企業擔保,再由物流企業向金融機構擔保,也可以是中小企業聯合起來直接向金融機構擔保,還可以組織動員信用較高的企業為暫時規模較小、信用級別較低的企業擔保等等。

促進我國物流融資發展的建議要提高物流企業和金融機構發展物流融資業務的積極性,發揮物流企業在物流融資中的篩選機制、信用增級等作用,必須對我國物流融資相關的制度環境進行完善,保證物流企業在其中的利益,從而促進我國物流融資的發展。

在法制環境上,2007年7月1日起開始執行的《物權法》對擔保、質押物權作了相關規定, 擴大了可用於擔保的財產範圍,為物流融資業務的開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據,也為物流企業在信用增級過程中有關的權益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但仍然有很多的更細一步的法律制度和相關基礎設施需要盡快完善,比如與物流金融業務有關的詳細具體且有針對性的法律規章制度亟待完善;公開、高效、統一的登記制度和電子化、網絡化的物權公示系統需要建立和完善;違約後的處理機制需要進一步梳理,節約實現債權的成本,使債權人和擔保人能夠准確地預見執行所需的時間和費用以及處分擔保品所收回的金額,比如明確確立優先權規則,建立專門的訴訟協調機構,擴大簡易程序和非訴執行程序的適用範圍,建立處理擔保品的信息網絡和專門市場,規範企業違約後擔保品的處理流程和操作程序,從而有效降低業務的違約損失率。

在行業環境上,銀行、物流企業和借款企業需要緊密合作,針對不同的物流融資業務模式制定規範標准的操作流程和細則;對參與物流融資業務的物流企業實行企業資質認定制度,以確保物流融資業務的監管水平;建立銀行、物流企業和客戶聯網的信息網絡,建立與物流融資業務相關的數據庫,收集擔保品、融資企業和相關行業的信息,並加大各大銀行間的信息共享。在業務基本要素方面,應放寬相關的法律和政策限制,擴大融資主體,以增加資金來源,加快綜合經營推進步伐,使物流企業能深入開展物流融資業務, 這樣可以充分發揮物流企業在物流融資上的獨特優勢,減少交易成本,增加對中小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實現物流和資金流的有機結合。各商業銀行和物流企業還應積累和共享相關經驗, 積極進行金融創新,努力擴大擔保品種範圍,加大對於擔保品種的選擇、擔保品價值評估和風險量度等方面的研究實踐,以改變現階段憑經驗確定利率、質押率、貸款期限和平倉率等重要指標的方法,銀行還應逐漸地引入西方的信用評級技術,從供應鏈整體和擔保品所涉及的貿易關系方面考慮對物流融資業務進行動態風險控制。在業務發展方式上,各融資主體應通過對借款企業具體狀況和需求的細致分析,貼身訂做適合借款企業的擔保方式和監控方式,並要對應收賬款融資、訂單融資和存貨質押融資進行有機銜接,以提供給客戶越來越集成化的優質服務,有針對性的運用一些先進的預警技術,建立規避和分散物流融資風險的機制,提升物流融資服務於中小企業的能力和水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