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1日星期一

清科觀察:代工優勢流失 服裝企業何去何從

  基於中國廉價勞動力、原料成本及大規班系服訂做模生產等優勢,服裝代工行業在中國大陸如火如荼的展開,形成了以珠三角和長三角為中心的服裝代工集群。然而,由於歐美經濟危機持續發酵,海外消費市場仍處團體服於低迷狀態。加之人民幣升值、國內勞動力及原料成本不斷上升,這種內外焦慮的大環境使中國服裝代工企業面臨不小的挑戰。

  中國服裝代工局勢的緊張體現在兩方面:出口額團體服訂做下降及代工市場轉移。排除歐美經濟危機的大環境,分析其成因,主要由於東南亞各國的廉價勞動力產生極大衝擊,逐漸超越中國服裝代工的成本優勢。同時,伴隨著中國生產成本持續上升、人民幣升值等影響因素,服裝代工向東南亞轉移的趨勢將會更加凸顯。

  據紡織商會海關統計數據,2009年起,全國紡織服裝出口總額連續兩年出現增長趨勢,2011年達到2479。5億美元的高峰值。2012年始,形勢略顯暗淡,服裝出口增速放緩,上半年僅完成1374。3億美元出口額,其間有三個月份出現出口額負增長。最新公布的7月份出口額,與2011年同比減少8。1%。

  歐盟、美國、日本是中國三大服裝主要出口國家,從紡織品進出口商會提供的數據來看,2012年上半年累計對歐盟出口總額下降12。2%,對美國及日本出口總額分別增加6。9%、3。1%。

  盡管對美國及日本的出口額呈增長態勢,但東南亞國家服裝代工的興起不容小覷。相關資料顯示,日本服裝業將要調整海外生產體制,把代工生產由中國向東南亞國家團體制服轉移;另外,據越南紡織服裝協會稱,2011年越南對韓國服裝出口額達9。04億美元,創近幾年新高,且在越南投資的韓國服裝在不斷增加。國外服裝企業爭相轉戰東南亞市場,國內企業亦是如此。阿迪達斯關閉在蘇州的自有工廠後,接著與合作多年的工廠解除代工合約;從去年起開始嘗試在孟加拉開展襯衣產品的代工生產;香港工業總會調查顯示,有近10%的珠三角港企打算將代工工廠轉戰東南亞等地。

  服裝代工優勢的逐漸流失必然給企業帶來巨大衝擊,面對這種不可逃避的發展過程,清科研究中心分析認為,對於中國服裝代工企業來說,這即是一種困境,但更是一種機遇和挑戰。

  品牌自創帶領產業轉型:從代工生產到品牌自創,這是中國服裝產業轉型的必經之路。由於長期從事專業的服裝代加工,中國企業具備較成熟的大規模生產加工能力,缺乏的是品牌的自創及推廣。目前,隨著代工優勢的逐漸流失,自創品牌成為服成衣代工裝代工企業的另一條謀生之路。但是,品牌的成功運營需要品牌策劃-產品設計-供應鏈管理-市場推廣及營銷等各方面的共同配合,僅僅擅長單一生產的代工企業想把一個服裝品牌做好,並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提高國際產業鏈分工地位:盡管東南亞國家的廉價勞動力優勢強於中國,但是,東南亞服裝代工行業起步晚,生產領域仍限制在較基礎的低端產品。而中國服裝代工企業生產技術嫻熟、設備先進、產業鏈資源集中,在今後的發展中可以向中高端的服裝代工過度,進一步增進技術水平,擺脫對廉價勞動力的依賴,提高在國際市場中的分工地位。

  轉戰新興出口市場:長期以來,中國的服裝出口主要依賴歐洲、美國、日本,目前看來,這三個地區的經濟一直持萎靡狀態。而俄羅斯、巴西等國家的經濟相對較穩定,服裝代工企業可以避重就輕,把一部分重心向新興出口國家轉移,以外貿出口的石獅服裝城為例,2012年上半年向俄羅斯、巴西等國家的出口額同比增長30%左右。另外,這樣不但可以規避歐美經濟危機帶來的影響,還可以加強對新興市場的探索與開發。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